足迹
沈曼薄司言苏浅浅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549章(第2页)

可是,造纸司造出来的纸,拿出去卖。请问,造价几何定价几何

若是低了,朝廷需要担负造纸之费用,若是高了,便是与民争利,天下读书人身上又有几个钱。

读书本就不易,平常百姓,一年的生计,也不过是养家糊口,又哪里来的钱去买纸,让家中子弟读书

这岂不是增加了百姓们的负担嘛

所以,说到底,国企制度在大唐这个时期,是很难直接施行起来的。

一个与民争利的思维,或者说,儒学教育的局限性和弊端,让这些朝臣们总是喜欢端着架子,给自己一个为国为民的心理建设。

或许,在杜如晦等人看来,朝廷经商,那是万万不能的。

百姓们肯定会指着鼻子骂,朝廷竟然也开始经商起来,造出来的纸张,不免费给他们用,还要赚钱

你们莫不是穷疯了!

房玄龄却若有所思,他在想着陈平安所说的造纸司的制度,可不可行。

朝廷不得经商,造纸司也算不上是经商。

因为造纸司完全可以和盐池监一样,来一个盐铁官营制度,也能让读书人用得上纸张啊。

造纸司这事儿,也并非完全死不可行。

同样,也在思考造纸司这个问题的人,还有魏徵,这位思考的是造纸司建立起来,还允许其他商贾造纸,让纸张成为行当。

这样的做法,是好,是坏,是利大于弊,还是弊大于利。

首先,造纸司的纸张,可以供应给朝廷,文武百官都能用到纸张了。

这也方便他们写奏章,也方便史官们编撰史册。

其次,造纸司的纸张卖出去,若是比其他的商贾卖的价格低一些。

是不是就能够形成制约,不会让那些纸商们乱喊价,抬高纸价

还有,陈平安所言的商业竞争,似乎有一些道理,不仅仅可以用在纸商一道,也可用在茶商、布商、粮商等行当中。

是商业竞争,而非商贾逐利。

这两个词,表达的意思,其中的深意也有所不同。

魏徵感觉自己好像是抓到了什么点,却又差了那么一步,被什么东西给限制了。

李世民听完杜如晦的建言,又看向了陈平安,却又略过了他,看向了房玄龄。

因为他不想让陈平安成为众矢之的,和上一次建造科学院一样,最后落得个难办,那就不办了的结果。

陈平安既然提出了造纸司,说出了几点大道理,那自然肯定是有用的。

不仅如此,李世民在陈平安几个月以来的思想灌输之下,其实还想到了一点。

那就是纸商税!

只不过,征加这个税,肯定不是他这位大唐帝王开口提出来。